一、游戏背景与特点

1. 背景
《动物之森》系列最早源自于任天堂2001年4月14日首次发布的一款模拟游戏,游戏主要内容是生活在一个小村庄中,和许多动物伙伴做邻居并与它们互动。
2. 特点
箱庭探索:游戏的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微缩的日式庭院,设计师在这个空间里放入各种“玩具”,供玩家探索、发现、交互。例如在《动物森友会》里的无人岛,岛上有果树、石头,花丛里有昆虫,水里有鱼等。
高自由度:不强调通关概念,也没有固定的剧情路线。玩家可以自由地在游戏中进行创造、挖掘、建设等活动,游戏不会催促玩家做什么。
时间同步性:游戏中的时间和现实中的完全一致(除天气不能跟随现实),例如树苗长大需要3天,房子说明天完工,那么就应该退出游戏等第二天睡醒之后再进来,商店有固定的开门和打烊时间等。
细节丰富:通过极其精巧用心的细节设定来进一步强化了“新世界”的真实感。如电风扇吹过真的有风;下雨时树木会摇动,会有雨滴和雨声;阳光会通过窗户斜射进屋等。
社交性:玩家可以和动物居民交流互动,也可以和其他玩家互相拜访做客,还可以通过专属APP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分享各自的设计,打通游戏内社交和真实社交的壁垒。
二、玩法与规则
1. 玩法
基础活动
收集素材:玩家可以收集树枝、石头、木材等素材,用于建设服务中心等。
钓鱼:走到湖边海边看到鱼的身影,判断自己与鱼的距离和鱼头的方向,保证鱼钩下去在鱼的前方,鱼会咬勾多次,确保浮标下沉后再点击A吊起。
挖矿:挖矿时先把石头周围清理干净,杂草扒光,别吃水果,吃了水果的话先去挖树把水果消耗掉,石头一侧挖2个洞,背朝洞,站在两个洞中间,对着石头挖,一口气挖8下别停,有些石头还能挖出钱。
抓昆虫:例如抓狼蛛时,拿网慢慢靠近,狼蛛抬头就停,低头就一点点的往前挪动,调整视角面对狼蛛,靠的够近就撒网。
建设岛屿:玩家可以建设自己的房屋,扩展背包(先攒5000里数,然后到狸端机换购《口袋整理技巧》,从原来的2排扩展到3排,贷款买第一套房后,房子里也可以进行收纳,有80格空间),还可以改造地形(服务中心建好后就可以解锁改造地形功能)等。
社交玩法
拜访朋友岛屿:开机场可以串门后,玩家可以带自家岛上水果去别人的岛卖,可以卖到500一个,也可以为刚登陆新无人岛的朋友送去初期急需的工具和物资,博取好感度,还可以拿着捕虫网和钓鱼竿在各个地区“流窜”,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通信:玩家之间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交流,并且可以送礼物。
2. 规则
初始选择:玩家在初始选择岛屿时有一些规则,例如双南入海口这个地形在岛屿规划上有一定限制,而机场离广场的距离也会影响岛屿的建设思路等。
游戏机制:游戏内的时间机制、存档机制等是系列固有的特点,例如时间机制与现实同步,存档机制在一些版本中不支持云存档和存档转移功能。
三、用户评价与影响
1. 用户评价
正面评价
许多玩家认为《动物之森》是一款非常轻松自由的游戏,同步现实时间的流逝速度,自由的行动,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玩法,可以说也是另一种虚拟生活,属于度假游戏或者养老游戏。
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抓蝴蝶、收集化石、DIY制作道具、定制自己的小岛等乐趣,还能发挥创造力绘制图案,衍生出各种有趣的设计。
游戏的社交性受到玩家好评,玩家可以和朋友互相拜访,分享游戏中的发现和创作,增进友谊。
对于系列老玩家来说,《集合吧!动物森友会》的创新点显得不足,前作中的钓鱼有尺寸记录、博物馆藏品有详细说明,新作中这类细节多少有些缺失,而且视角固定、联机体验不佳等。
游戏的时间机制、存档机制等也被部分玩家诟病,例如不支持云存档和存档转移功能。
2. 影响
对玩家的影响
《动物森友会》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到不同于现实的生活乐趣,满足了玩家对田园生活的想象,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片放松的空间。
游戏中的社交互动让玩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,玩家可以通过游戏中的活动,如送礼物、互相帮助等,增进彼此的感情。
对游戏行业的影响
《动物森友会》的爆火带动了NS硬件的热销,例如《集合吧!动物森友会》发售首周,NS出货了39.2万台;而《宝可梦 剑/盾》发售首周,NS的销量为18万台。
游戏的成功也为模拟经营类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,其高自由度、社交性强等特点成为其他游戏借鉴的方向。
游戏中的一些玩法,如DIY设计等,激发了玩家的创造力,也影响了后续游戏的设计理念,鼓励玩家在游戏中创造更多个性化的内容。